|
) q' Y+ K9 A) t& E4 _想做好一道正宗地道的火锅,离不开这份香料配方,赶紧收藏! : `9 Y( n5 u% I
提起火锅那是家喻户晓真正火锅还得四川火锅,那么今天教大家做正宗地道火锅绝密配方: D# i7 a. u( j
配方:: [% [0 i; }+ L7 t# t2 ?
火锅香料:
& ^3 W1 D. G, }1 @小锅料配料:牛油3斤 色拉油2斤 郫县豆瓣1斤 白酒50克 醪糟20克 滋粑海椒1,5斤 生姜1两 大蒜1两 花椒1.5两 豆豉15克 宜宾碎米牙菜15克 冰糖1两 上等辣椒面2两 大葱1两3寸段 9 [3 n3 ^ I- k* v
小锅料香料配方:白扣5克 草果5克 三奈3-5克 丁香3-5克 砂仁5克 香果5克 孜然5克 桂皮5克 甘草5克 枝子5克 排草5克 老扣5克 甘松5克 陈皮5克 筚拨5克 香茅草5-8克 八角5克 香叶5克千里香5克 小茴香8克 香草5克. H' x/ f$ O/ h5 Y, N# n0 A/ y
大锅料配料:制作方法:
0 b0 M1 V2 K1 o( F2 Q; G( u1.(草果拍破,砂仁拍破,香果拍破去壳,桂皮改小,排草切小段,香茅草切1寸长的段)用温水把所有香料浸泡1个小时,滤干水分,用缴肉机全部打成颗粒装(或者用刀朵成黄豆大小的颗粒),花椒泡涨滤干待用。大蒜剁成颗粒,生姜剁成颗粒。0 J, P. X" X" R; k
2. 准备一大炒锅,先把牛油熬化,待油温升到7-8成时下色拉油,鸡油,猪油,继续加热到7成左右,把火调到最小,油温下降到5-6成时,下生姜和大蒜颗粒(注意,一定要慢慢的加入,注意安全,以免沸腾伤人),直到下完后把火调到最大继续加热,直到生姜和大蒜颗粒呈金黄色时关火。用漏勺打去生姜和大蒜颗粒不要。
- k: E% g6 L, L& M3. 现在慢慢的加入郫县豆瓣,改用小火慢慢炒制,直到豆瓣颜色泛白,略7-8成干时,下滋粑辣椒,豆豉,碎米芽菜继续炒制,30分钟左右下冰糖,醪糟,白酒。在炒制过程中,一定不要粘锅,要不停的铲动锅底,直到滋粑辣椒皮薄发亮时加入泡涨的花椒,继续翻炒,并随时注意火力调节以免焦锅,在锅面上的花椒越来越少时,表示花椒水分快干,接着
8 M5 j9 W$ p6 N6 I4 {下香料,下香料是应该注意的是,香料应该分散下入,这时你会发觉一股浓郁的香气迎面扑来,继续搅动锅底10分钟左右关火,然后加入乙基麦芽酚搅拌均匀既成标准重庆火锅底料。8 F" ^; U: C% v4 |
一、什么是香料?
, e3 e$ n, k3 U& f& t3 I$ _% L香辛料这一术语指的是广泛用于食品的物质;它们或有强烈的香气,或有刺激性的味道,或可用于着色,或可用于提高食欲,或有利于消化。概括地说,现通常所指的香辛料大都是香料植物的干燥物,它们可以是植物的根、花、蕾、枝、皮、叶、果等,它们能给食物带来特有的风味、色泽和刺激性味感。香辛料在中国食品和烹饪界可统称为香料。
" m. Y; X7 D: _1 p. i% x2 z二、香辛料的种类有哪些?
8 K$ M7 l8 O* T/ K1、 以芳香为主的香辛料,如大茴香、罗勒、芥子、黄蒿、小豆蔻、丁香、肉桂、芫荽、莳萝、茴香、肉豆蔻、洋苏叶等。
j! o# J6 }' O0 k$ ~# s' R4 Y2、 以增进食欲为主的香辛料:如生姜、辣椒、胡椒、芥末、山萮菜、花椒等。
8 M q% A& r8 S% u# z/ o3、 以脱臭性(矫臭性)为主的香辛料,如大蒜、月桂、葱类、洋苏叶、玫瑰、麝香草等。
: _. s+ D! g' f0 N4 V* a3 D6 b- `4、 以着色性为主的香辛料,如红辣椒、藏红花、郁金等。% P& t3 p" _- V1 t. E
国家技监局于1991年公布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了42种我国常用的香辛料的技术标准。
x2 }* E% R0 v三、火锅底料炒制时为什么要施放香料?1 c6 G5 n: p( u
首先,是呈香、增香和抑臭的需要。重庆火锅,特别以“老火锅”为代表的传统火锅的底料 生产,以牛油、辣椒、花椒、姜、蒜、豆瓣为主材,不施放香料,靠厨师掌握火候来确定底料的 呈香度,特别是依靠牛油熟化后的呈香,但牛油本身具有腥臭味,仅靠姜、蒜等物料不能有效的 抑制牛油的臭味。因此,重庆老火锅给人的感觉只是厚重、油腻,而缺乏香味,而我们研制的火 锅底料香料中按科学配方将数十种天然香料有机组合,添加于火锅底料中起到抑臭、去邪、呈香、 增香的作用。& N+ T$ s7 `7 R# ^5 n
其次,是防腐、灭菌、留香的需要。火锅底料在炒制过程中由于高温的作用,物料中绝大部分细菌已经灭杀,但底料中的水分不可能完全炒干,因此,底料冷却后在贮存和待用过程中,当水与空气发生接触后,会使底料逐渐发生氧化、霉变、酸败等现象,严重影响火锅底料的品质,甚至不能使用,我们研制的火锅底料香料中配有的成份如丁香、千里香、豆蔻、肉桂等具有很强的灭菌、防腐的作用。为保持火锅底料质量和留香、延长保质期提供了保证。2 i. D f9 n& a, T
第三,饮食保健的需要。食客在食用火锅时,往往会因烫涮方法不得当,将未烫熟的菜品吃下,往往导致腹泻,也有些食客胃肠因对辛辣食品产生过敏反应也会导致腹泻,或者一些食客因自己的身体状况,如脾胃虚寒、肾阳衰微、肠寒滑泄、感冒等原因吃火锅会产生不适状况。根据药食同源,医食同源的原理,我们在火锅香料中加入了如豆蔻、砂仁、霍香、排草等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料,对食客在进食火锅中产生的不适具有良好的去寒、温中、化湿、止泻的作用。7 W% x0 g- W/ X( K7 r
四、为什么要在兑锅时添加香料?
, f$ \& @& H% m9 D. K z) o, z首先,是增香的需要。我们知道在火锅底料炒制时施放香料,其香料中成份是起到抑臭、增香、防腐、药疗的作用,其中的增香作用是随着火锅烫涮过程中缓释出来,具有持久性。但食客是迫不及待的,他们在进食火锅之前对香味就有很高的要求,因此,我们根据食客的心理,研制出来瞬间挥发出香味的火锅调香料,即对火锅进行二次增香,以满足食客的要求。
6 K- ~9 R/ i$ y4 N& P其次,是调味的需要。调味是火锅制作的精髓所在。前面谈到重庆老火锅使用的材料非常简单,主要靠厨师对材料的理解和火功的掌握来炒制火锅底料,追求的是“本味”、“真味”,包括原料自然之味和涮烫后出现的美味。它体现出来的是厚重与原汁原味,不足的是油腻、香气不足和品味单一。而近代的调味,特别是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在饮食方面追求的是“浓而不腻,淡而不薄”。“浓而不腻”指味要浓厚,不可油腻,即要突出本味,也要去掉原料的异味(如底料中牛油、涮烫菜品中牛羊肉、海鲜品等的异味)还能保持和增加原料的美味,从而收到除异味,树正味,添滋味,广口味的效果。所谓“淡而不薄”,即指味要清新,不可淡薄,追求味之清美。中餐讲究是 “百菜百味”,而火锅的精华在于“百菜一味”,除了火锅讲究的“本味”、“真味”,还追求其最高境界一至味,也就是对菜品的味进行恰如其分的调理。比如,豆蔻、孜然对牛羊肉的调理,丁香对猪肉的调理,三奈、良姜对鸡肉的调理等等。从而达到"百菜一味"不偏味,姹紫嫣红春满堂的美妙境界。/ Q6 u$ G5 X1 t6 p: V
五、火锅常用的香辛料有哪些?
; m0 U7 H, ~, o T火锅用香辛料主要分两种类型,一种是用于火锅底料炒制之用,其主要作用是抑臭、祛腥、赋香;另一种是用于火锅兑锅之用,作用是赋香、增香。这两种香料都是复合香料,单靠一种香料来提香是不可能的。! n; l4 d7 l# c' l+ m7 f
香料又依南方和北方的生活习惯不同而有所区别。
! |( K% N3 G4 }6 q火锅常用的香辛料主要有: 胡椒、花椒、辣椒、小茴香、八角茴香、甘草、肉桂、丁香、肉豆蔻、肉豆蔻干皮、草豆蔻、红豆蔻、陈皮、辛夷、孜然、莳萝、荜拨、白芷、三奈、鼠尾草、百里香、草果、香果、良姜、甘牛至、砂仁、月桂、木香、广木香、迷迭香、广沙仁、紫苏、香薷、甘菘、葫芦巴等。
: q: I% i6 J4 N+ c火锅底料的炒制
2 H8 j8 [8 U9 p. P原料:色拉油250克,菜籽油500克,冰糖3克,老姜块10克,葱段50克,郫县豆瓣50克,糍粑辣椒100克,干辣椒节50克,蒜片15克,白酒20克,青花椒50克。
* Z3 G! x$ Z/ C ]* T% E香料A:砂仁5克,草果(去籽)5克,八角3克。
3 V- o3 c, m" Y {, Y% J6 A1 e( K, O- l香料B:蕨麻5克,景天3克,佛手参3克,均磨成粉。
9 S# p k7 H, P* B6 r4 H1 V香料C:白蔻2克,桂皮3克,灵草2克,肉蔻2克,山奈3克,小茴5克。: `/ @: }+ c4 p5 p8 |
制作:
* W5 y8 Z& m; |- M, G0 ^' Y& M1、锅内下入色拉油、菜籽油,大火加热,使菜籽油彻底熬熟,关火,待油温降到五成热时,下入老姜块、葱段、冰糖,大火浸炸出香,炸干香后捞起。6 X& |* i# U$ r' }; X# b7 _
2、锅内油加热到六成热,下入郫县豆瓣,加热至豆瓣内的水分完全炒干,炒的时候要不停地用勺子翻动,防止糊锅,炒约30分钟,加入香料A,炒约20分钟,然后放入香料B,再炒约20分钟,待其香气慢慢溢出来后,再加入香料C,慢炒约20分钟,加入蒜片,淋入白酒,加入青花椒、糍粑辣椒、干辣椒节,翻炒均匀,炒约30分钟,此时油呈红色,香味溢出,起锅入盛器内,用保鲜膜密封,使其在里面自然发酵,最佳使用时间是一周之后。
( ^$ U) l: A2 h N特点:汤汁红亮,香辣醇厚。0 I' Z5 n/ p) a6 @& q' K# o
注:1、冰糖要在烧热油后放入,此时放入冰糖容易上色且能使得味道更醇厚,起到调和滋味的作用,与鲁菜中熬糖色的手法类似。8 d0 A o; h; J+ V- }& P1 H
2、药料炒制有先后,砂仁、草果、八角等香气不易散发的药料要先放,使之充分融合到油中,其余的药料要后放,以免香气过早挥发。
8 g7 k) m3 y: t0 l8 @& U( m( c" d
: x6 q0 z( p: [- s9 t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
x
|